close
提到學英文,許多人的回憶是死命背單字、片語和文法,但卻不知道為何而學、學了要用在哪。文化國小參加的教育部國中小「沉浸式英語教學計劃」,則是將英語作為學習各領域知識的工具,並在教室建立真實、著重溝通的學習情境,讓學生將英語用出來,而非只是背誦抄寫的內容活動假牙。
透過英文、藝術、自然3個領域老師的共備,文化國小發展既能學習知識、運用英文,又具有美感的課程。
例如3年級自然課教到糖、鹽的融化作用,許多老師帶的實驗基本款,可能就是把糖與鹽放入水中,讓學生觀察。發展沉浸式英語課程的文化國小則設計「生活魔法家」課程,帶學生製作映有雪花紋的鬆餅,課程中自然、美術老師都用英文講解植牙 假牙。
英語課,老師帶學生讀描述男孩自己出外找麵粉、雞蛋等各式鬆餅材料的英文繪本《Pancakes, Pancakes》;自然課進行「廚房裡的科學」課程,除了教融化作用,也製作鬆餅;美術課則帶學生剪紙,作為撒糖粉在鬆餅上的撒粉模。每位學生剪出來的雪花都不同,因此每個人的鬆餅也都獨一無二。
當3門課的主題都圍繞在同一個主題,學生自然地沉浸在重複出現的英語情境。”ingredient” ,”flour”, ”pancake”對學生來說不再只是課本上的單字,而是實際會拿來溝通、應用的詞彙照MRI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